摘要: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到古丁,梯田不再是濃濃的鄉愁,而是成為了當地“一村一品,一村一景,一村一特色”的鄉村黨建品牌創建示范項目,成為了精準扶貧脫貧、現代農業休閑觀光和鄉村旅游結合的特色經濟發展模式。
微視頻《稻花香里的人家》孫廣宇 李陶然 攝制
《回到梯田》
詩配圖 /孫廣宇
風
在這片金黃中被捕獲
送到了稻谷邊上的蓄水池里
從池水掬起一把鄉愁
在微熏的晨風中
仿佛看到了昔日父輩們佝僂的身影
將這捧記憶攬入懷中
又在腦海中泛黃
沉淀
在醉意里把情懷盛滿
綿延十里梯田層層環繞,是古丁限定的禮物。
古丁鎮坐落在高州東北部,綠水青山掩映下,村內秀美婀娜,處處生機勃勃。綿延十里梯田層層環繞,風吹稻浪香飄戶戶門。秋日的梯田是古丁限定的禮物,也是當地人情感的寄托,鄉愁的所在。
許多年來,當地人家與梯田為伴,春耕秋種,插秧收割之間,青絲到白發一年又一年。后來,為了生活與夢想,年輕人走出了梯田,留下的只有一聲聲童稚的話語:
“阿公,我爸爸媽媽咩時候回來???”
“快了,等稻谷熟了就回來了?!?/p>
稻谷熟了就回來??墒堑竟仍趺撮L得那么慢啊,為什么還不熟???要是稻子沒熟的時候爸爸媽媽也能回來就好了。
蒲公英寄托了小小的夢想飄起來
高州的古丁梯田已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。(航拍圖)
除了春節,稻谷成熟的秋收季是古丁人家難得的相聚時刻。由于基礎設施落后、村容村貌臟亂差、就業難,古丁鎮年輕勞動力只能選擇背井離鄉外出工作,“留守兒童”“空巢老人”等成為亟待破解的問題。古丁鎮擁有省定貧困村2條,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共520戶1233人,在實施精準扶貧之前人均收入不到1500元。
近年來,古丁鎮推行基層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,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功能,通過鎮黨委牽頭發動、村支部組織實施、黨員示范帶動的方式,全域全力推進“黨建+農村人居環境整治”,推動“黨建+特色產業發展”,使得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升,就業機會不斷增多,農民收入持續增加,幸福指數逐年攀升。
村干部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走訪農家宣傳政策
大沖村藿香
柏河村氹仔魚養殖
石堆村古丁桔
龍灣村余廣河益智
農民喜獲豐收
黃沙村委會合作社黃沙番薯
建設水泥硬底化村道
綠意蔥蘢,環境優美的茂坡嶺村遠景
自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開展以來,古丁鎮委鎮政府與駐村工作隊聯合發力,拆除危舊泥磚瓦房、建設水泥硬底化村道、整治大小河道坑渠、建設垃圾分類屋等。鄉村“靚”起來了,涌現出柏河村、大堂村等一大批干凈整潔,綠意蔥蘢,環境優美、基礎設施齊全的自然村落。
古丁鎮集中推出新農村建設項目招商引資,吸引社會資本服務三農,為農村引進"金鳳凰",帶來就業新機會,創造經濟發展新增長極,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。目前,全鎮累計投入3500多萬元,實施產業扶貧項目629個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15個,貧困人口人均增收超過1萬元,2020上半年實現全部脫貧。
家鄉有美景,“家門口”有工作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到古丁,梯田不再是濃濃的鄉愁,而是成為了當地“一村一品,一村一景,一村一特色”的鄉村黨建品牌創建示范項目,成為了精準扶貧脫貧、現代農業休閑觀光和鄉村旅游結合的特色經濟發展模式。今年,古丁梯田迎來眾多游客,極大地推動了旅游消費。
產業富民,生態立鄉,昔日貧困村吃上“旅游飯”。如今,古丁梯田已搖身一變為茂名“網紅打卡地”,秋日限定美景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游覽。
“今日古丁沐春風,鄉村振興氣象新……”悠揚淳樸的山歌在廣袤的梯田上空回蕩,老人小孩結伴走過,留下一路歡歌笑語……
文/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歐夢霞
視頻/圖片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孫廣宇 李陶然 陳明添
報料熱線:13828680359 ; 投稿郵箱:6638658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