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“每周組織黨員志愿者到校園社區開展創文創衛活動,通過以身作則和入戶宣傳,帶動居民一起參與其中
圖為校園社區墻繪。
茂名網訊 “風梭千樹綠,文衛喜迎春。潔凈優居地,和諧博愛民。社區升格調,校園滿目新?!碧崞鹈蠀^官渡街道校園社區的變化,在這居住了30多年的陳伯脫口而出上述詩歌。這首詩歌,出自該社區另一位老居民之手,現已成為大家稱贊社區創文創衛工作的“流行詩”。
“社區變化大,有很多值得點贊的地方?!?/strong>
陳伯,家住校園社區30多年,社區的喜人變化他最清楚不過了。平日里,他愛在社區的文化廣場運動,參加社區的各種文化娛樂活動,“相比以前,社區變化大,有很多值得點贊的地方,退休老人不用出社區就能過上豐富多彩的日子?!?/p>
校園社區成立于2013年,轄區內有茂名石化住宅小區、茂名石化離退休人員服務中心官渡服務站、幼兒園等,居民2075戶,常住人口6225人。在開展創衛工作之前,社區泥路坑洼、閑置地雜草叢生,居民環境衛生意識差,常見亂堆放垃圾、亂搭亂建、亂停亂放現象。但現在一些搬出去的居民經?;氐缴鐓^的舊房居住,并感言“住得真舒服又開心”。
近年來,校園社區黨支部在官渡街道黨工委的正確領導下,聯合包聯單位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,立足社區實際情況,以黨建工作為引領,以社區居民為服務主體,以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為目標,全面推行黨建網格化管理,以“五心服務”(熱心、關心、耐心、細心、貼心)織密黨建網格,通過打造“黨員紅色驛站”,以“五色服務”推進社區志愿服務特色化常態化,為社區居民提供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等17項“清單式”服務,極大方便了附近居民,不斷提升社區居民安全感、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慢慢地,陳伯也逐漸看到了這個老社區的變化:社區實現道路硬底化,清理了衛生死角、“牛皮癬”、僵尸車等衛生黑點,增添分類垃圾桶,美化了墻體,新建了文化廣場,開設了方便居民的“四點半”課堂……居民紛紛點贊。
“社區環境好,許多年輕人來取景拍照?!?/strong>
和陳伯一樣在校園社區居住多年的何姨,更是頻頻稱贊社區的變化之大。見到記者時,何姨又一路夸個不停:“環境真的好太多了,簡直天壤之別?,F在走進社區,美麗的水墨墻繪、古老的樓房映入眼簾,秋風撫臉,仿佛置身旅游景區?!?/p>
路過文化廣場時,何姨駐足告訴記者,以前這里雜草叢生,蚊蟲多,寵物狗亂竄,小朋友都不能過來玩,但現在成為了大人小孩的“游樂天地”。路過活動中心時,她駐足說道,這里經常舉行各種活動,大家的日子豐富又充實。路過分類垃圾桶時,她又駐足介紹,這些分類垃圾桶是包聯單位添置的,大大方便了居民。
在陳伯、何姨看來,社區人居環境的改善離不開社區干部和包聯單位的努力。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自包聯校園社區以來,人力、物力和資金方面都竭盡所能,還積極向居民宣傳創衛工作,配合社區舉行相關活動,營造良好的創衛氛圍?!懊恐芙M織黨員志愿者到校園社區開展創文創衛活動,通過以身作則和入戶宣傳,帶動居民一起參與其中?!笔凶》抗e金管理中心創衛包聯負責人李姍說。據統計,自包聯校園社區至今,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約投入幫扶資金36.8萬元。
現在,該社區居民意識有所提高,垃圾桶旁不再堆滿垃圾,摩托車也有序停放,還自發參加清潔家園活動,社區環境越來越好。何姨說:“社區環境好,許多年輕人來取景拍照?!庇浾唠x開該社區時,碰巧看到兩位年輕女孩在開心拍照。
在接下來的鞏衛階段,陳伯、何姨多了一個“小目標”:繼續與社區干部、包聯單位共同維護好社區環境,共建美好家園。
“四點半”課堂為校園社區添溫暖
又訊記者李君平 社區幼童一般下午4點左右陸續放學,而大多數家長下午6點以后才下班,為解決過早放學幼童無人接送、看管的難題,讓他們放學后有處可去,今年9月起校園社區開設了“四點半”課堂,得到居民一致好評。
記者在該社區“四點半”課堂看到,小教室的墻上張貼著海綿寶寶、小飛象等卡通,地面鋪設彩色軟積木,室內擺設了粉色小滑梯、橙色籃球框、玩具積木等,充滿童趣。
校園社區黨支部書記、居委主任陳麗介紹,“四點半”課堂的服務時間是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點半至6點之間,服務對象為轄區2至5歲、放學后無人接送、看管的幼童,免費提供課業輔導、安全場所及習慣培養等。據了解,“四點半”課堂是校園社區以基層黨建帶動基層治理創新的一項工作縮影。
此外,校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還開設了輔導班,轄區7歲以上的小學生可免費享受輔導。
文/茂名晚報記者 李君平
圖/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國漢
報料熱線:13828680359 ; 投稿郵箱:6638658@163.com